帶雙親至陽明山遊玩,順便參觀草山行館。
原本對草山行館並沒有多大期待,蔣公的行館遍及全台,
我以為這兒也不過又是一座環境清幽、陳設簡單,風格大同小異之處,沒有多大的稀奇。
沒想到抵達後,卻頗令人欣喜。
不僅是因為這裡比一般的行館的空間都更為寬敞,
也因為這兒除了部分空間保留為展示區以外,多數空間都規畫為商業使用區,
有文創商品區、藝文展示區、咖啡館與餐廳包廂。
當一個雅緻的空間從參觀性質轉變為使用性質時,那個空間裡的美好也就鮮活了起來。
我想起平溪沐心山房主人張瓊文的說法:「享受骨董的最好方法就是融入生活!」
是的,再美好的地方如果只能純欣賞而無法使用,又如何能體會當年主人生活在其間的真實感受呢!
現在,我靜坐其間,窗外不是遠景,就是一片綠蔭,
整排若大的木質門窗將夏季午後燦爛的陽光,以及在綠樹濃蔭裡搖曳的山風邀請了進來,
整個廳堂沉溺在一片靜謐古樸的氣息裡,焦躁的心也為之寧靜下來了,
心定明神、清朗自在,悠閒的山居歲月也不過就是如此吧!
我特別喜歡那座位於建築中間的小型日式中庭,占地雖小,卻為這棟屋宇原本較為晦暗的空間創造了陽光與樹影,
使屋裡的每個角落都出現了活潑的生命力。
行館的建築師顯然功力不差,至少比我所曾參觀過的大阪山行館、拉拉山行館、慈湖行館等處都為之高明。
我喜歡日式建築,尤其是這種具有迂迴長廊的老建築,
當視覺隨著長廊而遊走時,格子門外的建築輪廓也曲曲折折地往前蔓延著,這種婉轉含蓄、朦朧多變,
因轉折過多而無法一眼看盡,並帶有無限延伸意境的建築風格,
與彎彎曲曲的九轉十八拐的江南庭園,或是層層疊疊一進又一進的中國式建築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,而讓人充滿了無限的想像與期待。
若暫時無暇遠訪平溪的沐心山房,至台北市郊的草山行館喝杯咖啡或用餐,也是不錯的替代方案。
心得:
地點:台北北投區湖底路89號(陽明山公園停車場旁邊)
電話:02-28622404
參觀時間:10:00-17:00購票30元,可抵餐點
餐飲時間:11:0-21:00 下午五點後無需入場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