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我嘗試一個遊戲:每天計算當日發生的好事情,以激勵自我的正向能量。
經過實際演練,我意外地發現,
只要用心回顧,每天真的都有值得感恩的對象。
所以要求我提出致謝名單,老實說,是多得難以計數。
被曉雯點名參加「把愛傳出去」的遊戲,我如實感恩如后,至於點名,且容我省略。
擅自更改規則,是擔心被點名的人有壓力,
也不希望感恩流於形式,更畏懼被點名的人不動如山,害我天天引頸盼望。
為了讓自己不受這場遊戲綑綁,並徹底從中解放,
決定讓有行動力又苦於無人點名者自行發聲,自由接棒。
我要感謝的是中國自兩漢以降之文學家。
在我人生低谷時,是他們的文字陪伴著我,滋潤我那枯槁的心靈。
我猶記,瘋狂迷戀古典詩詞是在2010年間。
當時我因足部扭傷,行動不便,長時間困居家中。
在那段時日,協助我打發寂寥,享受自得其樂生活的,即為這些騷人墨客。
那是我與古代文人最親近之時刻,
我經常徹夜浸潤在他們古典悠遠的字裡行間,感受他們千百年前的苦悶與情仇。
人生苦樂,率皆雷同,
當他們把自己的苦難訴諸於文字時,
讀者就成了他們的隔世知音,聽他們娓娓道來。
歷史留名之文人,多數非生活順遂之人,
借蘇東坡的說法,他們就是一群「不識時務」者,
以致許多文人雅客終其一生都處於生活困頓、三餐不繼的窘態裡。
這些文人還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都歷經了離鄉背井之苦。
古代交通不便,強調安土重遷,離家遠走被視為嚴峻大事。
任何人被迫離鄉,都形同是生離死別,
誰也難保就此一別後,這浩浩千里路是否會去掉自己的半條命。
這與現代人旅遊,跑得越遠越高興是截然不同的。
因此,在那個年代,皇帝懲罰臣子最好的方法,就是流放,
而且流放得越遠,處罰的越重。
中國的古典文學,相當部分就是一群被流放的苦悶遊子的集體創作,
裡面充滿了無奈與無辜,思鄉與思君等等情緒。
但不管日子再苦,生活還是得過下去,
所以在詩文裡,又透露了他們想盡辦法在泥淖裡脫困的心境。
他們藉由佛道哲思的洗禮,努力從桎梏的現況裡昇華,
而展現出具有生命厚度的豁達與開朗。
所以,歷史上會出現「採菊東籬下」的陶淵明,
「坐看雲起時」的王維,
或是「我與何曾同一飽」的蘇東坡。(何曾乃晉代富人,日食萬錢。)
我常在挑燈夜讀的過程裡讚嘆,
這些偉大的文學家即使滿腹牢騷,都充滿了優雅的身段,
他們像一個孤獨誠懇的靈魂,在歷史的長河裡哭泣,句句觸動聽者內心深處的隱痛。
最高明的訴苦,就是愁而不厭,
而達到不厭的前提,是「共鳴」。
當讀者的同理心獲得了啟發,訴苦就不再是倒垃圾,而是群體發洩。
優秀詩文就具備這個效果,
它讓憂愁的讀者隔著浩瀚時空,找到了心靈伴侶,
而在面對自己的人生難題時,不再顯得那麼孤單。
而我最喜歡的,是去收集他們的智慧的短語。
我總在那一兩句豁然開朗的詩詞下畫條紅線,提醒自己反覆閱讀。
那些歷經滄桑後所領悟的人生智慧,是詩人為自己點了盞明燈,
也為千古後人開闊了一條寬廣的思想道路。
雖然我天生駑鈍,記憶衰遲,
無論自己閱讀了多少名詩佳作,稍距時日,一定物歸原主,
但我深信,這些詩詞也必然在莫名之間,對我起了若干潛移默化的作用,
使我每逢挫折之際,就提醒自己見賢思齊。
如果這些年來,我能做到步履堅強,越挫越勇,開開心心的活好每一天,
那肯定是這些古聖先賢們在我的腦海裡播下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了。
如果我能以更多的笑容面對人生,更輕鬆的態度與人相處,那也來自先人智慧的啟發。
所以,在此我衷心地謝謝中國歷史上的偉大文學家:
感謝他們為中華文化注入豐沛的能量,
也感激他們在我的人生旅程裡,陪我走了一段路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