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》也是《大般若經》裡的一部份,屬於第577卷。《大般若經》是大乘佛教的經典,共有600卷。最早是由姚秦時代的鳩摩羅什所翻譯,但他只是擇其部分翻譯,直至唐朝的玄奘法師才將《大般若經》600卷全部譯出來。據道源長老的說法,中國人與鳩摩羅什特別有緣分,歷年來雖然《金剛經》的譯本非常多,但大家最喜歡的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至於極為有名的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,簡稱《心經》,除了最後的咒語以外,均是從《大般若經》裡摘出來的語錄,《心經》因此被稱為《大般若經》的經要。也因此,從《心經》的內容,大約也能掌握《金剛經》的概念。但我以為,《心經》太過簡要,若非對佛法已有接觸者,單純閱讀《心經》,將不易理解深層之佛理。不過,《心經》仍可以作為閱讀《金剛經》的暖身之用。

 

        《大般若經》的經要是《心經》,而《金剛經》的經眼則是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!意指修行者若能離相,就能生菩提心。在中國禪宗的歷史裡,二祖、三祖是用《楞伽經》印心,四祖、五祖、六祖則是用《金剛經》印心,表示凡夫只要能實踐《金剛經》所闡述的內容,就形同開悟,而不再是凡夫,可見得《金剛經》在中國佛教史上極具重要性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至於《金剛經》的內容究竟是什麼?我在閱道源長老的《金剛經講錄錄》、《金剛經講記》後略作整理如下,是避免日久遺忘,也作為消化吸收的必要功課。既然我已投入時間寫妥,便在此與同修分享切磋。

 

 

《金剛經》的讀書筆記

 

《金剛經》全文約5800餘字,字數雖不多,文義卻很深。其內容聚焦在佛家所言之「空」,而這個空並不是沒有,也不是有,而是介於有與無之間的「中道」,稱之為「妙有」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人類的煩惱緣之於對「有」的堅持,這種堅持會形成各種「執著」。當執著無法獲得滿足時,煩惱心與妄念也於焉而生。佛教相信,人與生俱有佛性,是因為無明煩惱太多了,才遮住了智慧與佛性。人若要永遠的擺脫煩惱,必須將佛性找回來,即可了悟生死,跳出輪迴,停止苦痛的人生。釋迦牟尼佛根據自己修行的經驗告訴凡夫,找回佛性的最佳方法即修菩提法(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修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),而修菩提法則有兩個路徑:

 

第一,離相度眾生。

        既然煩惱緣之於執著,就要努力修行放下執著心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執著的呈現方式有三種,即「我執」、「法執」、「空執」。而每一種執著都有四個面向,即所謂的「四相」。此四相為「我相」、「人相」、「眾生相」與「壽者相」。我相是對第一人稱者的執著;人相是對第二人稱的執著;眾生相是對第三人稱的執著,包含了他、她、牠、它等萬物眾生皆囊括在內。相對於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屬於空間的執著,壽者相是屬於時間的執著,範圍遍及前世、今生與來世。當個人耽戀於四相的執著時,就會產生分別心,而徒生煩惱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四相又分內、外兩個層面,較粗的是心外的外境,名為「四相」,較細的是心內的感受,名為「四見」。修行的過程,必須要一層又一層的離開,連最後最細的執著也都放掉了,才算真正的離相。

 

        「我執」、「法執」、「空執」皆有四相與四見,意欲徹底地脫離煩惱,了悟生死,立地成佛,必須這三個四相四見都一併擺脫。「我執」是從個體的角度出發,「法執」則跳脫了這個特定對象,泛指對所有的世間萬象之執著,包含了對世間法、非世間法,也包含了對佛法經文的執著。而「空執」是修行者對萬事皆空的標準答案的執著。亦即,當我執、法執皆放下時,就獲得了空執,而到達「三空」境界。換言之,修行者雖努力往凡事不執著邁進,但連凡事不執著這件事也不能執著,否則就無法真正做到三空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實踐三空最困難就是就是對佛法、佛相的空。要求學佛者離相,尚易理解,但要求連「佛相」都要丟掉,就不容易了。所以金剛經特別提醒修行者,真正的離相,是連對佛相都不執著。因為無論是大心凡夫、聲聞、緣覺所見之「化身佛」,或菩薩所見之「報身佛」,皆是佛隨境而變的權巧之相,即為因應修行者的需要才產生的應對之假相,均非真實的佛的「法身」,更何況是一般凡夫所見的木、泥、金、石所雕塑之佛像呢!

 

        修空的誤區,就是一不小心就會落入「豁達空」、「斷滅空」、「惡取空」的處境裡。有人以為既然萬事皆空,連佛經、佛相皆不能執著,也就無須修行了。這個錯誤觀念是走上修行的偏路,反而會遭受更大惡果,「寧教執有如須彌,不叫著空如芥子」(寧可執著心大的像須彌山一樣,也不能有一點點小如芥子的斷滅空心態)指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佛家相信,法身人人皆有,佛性人人俱足,它並沒有消失,只是因為凡夫的無明煩惱太多,而被遮蓋住了。所以修佛的目的,就是找回自己與生俱有的佛性。亦因法遍及各處,無處不在,所以佛像雖不是佛,卻也是佛;對佛像雖無須執著,卻也不能否定,此即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!」

 

        所以這個「空」不是真的一無所有,而是非傳統想法的有,稱之為「妙有」。所謂「真空不空,即是妙有,妙有非有,即是真空。」這是不生不死、不垢不淨、不生不滅、不無不有、不是不非的境界;是無法言傳,難以解釋,不可思議,只能意會的「中道」,這也是佛法高深奧妙之處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懂了這個道理,自己發心離相還不夠。大乘佛教認為,離相是自利,僅在消除自己的煩惱,了悟個人的生死,如果凡夫發慈悲心,在自利之餘還願意利他,幫助別人也了生死,才是發菩提心「度眾生」。也只有發菩提心的人,才有機會成佛。

 

第二,無住行施。

        要如何才能做到離相呢?其法就是布施,而且是「無住布施」,也就是「離相布施」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布施分有三個層面六種修行,分別是財布施、無畏布施、法布施。其中,「財布施」是單純的以財行善,目的是度慳貪。「無畏布施」包含了修行「戒持」(又分有戒殺生、戒偷盜、戒邪淫、戒妄語、戒酒等五戒)與修行「忍辱」(打、罵等各種羞辱);戒持是要度毀犯,忍辱是度瞋恚。而「法布施」是以佛法度人,其中包含了度懈怠的「精進」修行、度散亂的「禪定」修行、度愚痴的「盤若」修行。在這六種修行裡,「前五度如盲,盤若度如導」,意指一定要有盤若度作前導,否則無論如何修持其他五度,也難以到達彼岸。這六種布施與修行又被稱為「六度萬行」。

 

進行布施最重要的要領是「無住」,亦即「離相」,亦即以不求回報、不掛心的態度布施。以這種態度布施,將能修得無漏之無量無邊之福報。一旦住了相,所修的福報就會有漏,頂多換得下一世的好命,一旦福份用盡,又將淪為苦難之流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經常進行離相修行,可以將離相的態度內化為自己的性格,慢慢發展出萬事不計較,一切看淡,凡事隨順隨緣的人生態度。當事事不執著於形式與回報時,妨礙自己的「所知障」就會越來越少,分別心會越來越低,煩惱日減,智慧日增,並為自己慢慢累積福報,逐日接近成佛的目標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就金剛經的說法,在所有的布施裡,就屬無相的法布施功德最大。也就是為眾生講經說法,即使僅解說四句偈(一段金剛經的經文),都可以獲得無遠弗屆的福報。因為其他的布施行善,對眾生之幫助皆是暫時性,而無法根本解決眾生的苦,只有向眾生解說金剛經,讓他們理解佛理,並進而加入修行的隊伍,才能徹底協助眾生解脫苦海。金剛經強調,這個功德是無邊無量的,遠比布施再多的錢財或供養再多的僧佛都更大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金剛經裡最重要一句話,也就是全經之經眼與經心,是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這一句,當初六祖慧能也是從這一句話悟道的。道源長老在解說金剛經時,參考理通大師所著《金剛經新眼疏經偈合釋》的解析,將金剛經的脈絡區分為「信、解、修、證」四個過程。信指的是深信佛法所言,而能生出清淨的信心;解是能夠解悟佛裡;修是依照佛理進行修行;最後證則是修行到一定程度後陸續證果。即使到了證果階段,金剛經都反覆強調離相的重要性。在此過程裡,若修行者對證得的果位有任何起心動念,即馬上淪為凡夫,而前功盡棄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據道源長老的說法,每一部佛經都有它「信、解、修、證」的結構。如果是自我修行,只要選一部自己喜歡的佛經,依其義理修行即可,但若發菩提心,弘法利生,則需多研究幾部佛經,以順應眾生之根機,選擇適合對方的佛經說法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今日我能在接觸佛法之初,即同時拜讀到道源長老的《金剛經講錄》(淨觀法師整理的能仁佛學院版)、《金剛經講記》(施旺坤整理的志蓮精舍版),顯見我與金剛經緣分頗深。離相是門大學問,也是身為凡夫的我生生世世的修行功課。僅願金剛經成為伴我一生的佛典,隨行提醒自己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!

arrow
arrow

    日光微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